国庆档黑马?它没戏
有的电影公司真的很鸡贼,一天到晚就知道翻拍国外的电影,原则只有一个,专挑人家票房高的翻拍。
比如国内某家大的电影公司,今年一口气就上映了三部翻拍的电影,而且清一色的青春片。
结合该公司以往的作品来看,国产青春片的名声这么烂,这家公司真是“功不可没”。
在他们今年上映的三部翻拍电影里,有两部是大家都如雷贯耳的烂片。
一部是《你的婚礼》,翻拍自韩国同名电影。
可以说,除了秀一秀许光汉,整部电影毫无亮点可言,利用直白的概念,商品化青春,给懵懂的少男少女喂着有毒的爱情。
另一部是《阳光姐妹淘》,翻拍自韩国同名电影。
这部就更烂了,导演包贝尔拍的哪是什么中国女孩的青春往事,他只是利用中国元素拙劣的临摹了一遍韩国女孩的青春往事。
而这第三部就是国庆档上映的《五个扑水的少年》,翻拍自日本的同名电影,是日本二十年前的票房冠军。
相比而言,这三部翻拍片里,质量最好的是《五个扑水的少年》,但它的好也只是刚到及格线上。
电影卯足了劲在制造花样,可惜有形无神,在本土化的改编上生硬套路,空有架势和符号。
作为观众,偶尔会被刺激到,但始终无法忘我地融入到电影里,达到共情和精神上的满足。
电影的开始部分,就很无聊,而无聊的原因在于导演和编剧,改编时缺少引人入戏的创造力。
在原版中,五个少年之所以参加学校的花样游泳队,是冲着美女教练去的,整个过程很“污”很中二,一下子就让观众的胃口吊了起来。
可在我们的改编版里,“污”是不可能“污”的,少年怎么能“污”呢,大家都很正经、阳光。
他们参加花样游泳队都有各自的理由,比如有人是为了逃自习课,有人是为了修学分,有人是因为把教练(男的)的衣服烧了......
看得出演员都很努力在演,但这段真的很无趣。
不过,好在导演在电影里添加了新的东西,慢慢的勾起了观众的兴趣,这东西就是:
现实感。
在电影里,教练因为骨折没法给他们训练了。
学校的游泳队又来找茬,嘲笑他们参加女生才练的运动。
更悲催的是,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,都不把他们这个花样游泳队当回事。
在一次和游泳队的冲突中,学校主任直接说:
你们这个队一开始就是为了应付领导的,干脆解散算了。
原本,五个少年也不是真的想练花样游泳,可面对这四面八方的冷嘲热讽,他们决定,一定要练下去!
因此,电影里出现了第一个让人打起精神的片段,其他的少年问队长:我们既没有教练,也没有场地,为什么你要跟主任说我们自己能搞定哇?
队长说:
因为不爽。
这句“不爽”放在国内的语境里,是非常戳人的。
在国产的青春片里,要么各种狗血,要么胡乱励志,而很多年轻人最真实的心情,是不爽,这是一句共同的心声。
但可惜的是,导演并没有能力把这股“我要爽一次”的劲贯彻下去,给人一种刚硬起来又软了下去的扫兴。
在原版中,五个少年的辨识度非常高,可是在改编版里,看完电影我都很难想起他们的样子了,都是清一色的白嫩小鲜肉。
看得出,导演在很努力地呈现这五个阳光美少年的青春气息,充斥着各种为了好看的摆拍视角。
但这样一来,就清浅了。
在原版中,少年们那种中二、热血、渴望出风头的感觉是扑面而来的。
他们在电影里有各种各样疯狂的举动。
比如给海豚做人工呼吸令其口吐白沫,比如去海里练习游泳姿势结果被人误以为浮尸,比如跑去女校练习等等。
你会发现,原版里的少年完全没有任何的包袱,油然一种令人招架不住的青春气息。
看原版《五个扑水的少年》,给人一种“扑通、扑通、扑通......一个接一个”的畅快,感觉青春无敌。
而看改编版,则是一种“扑通一下,然后停滞半天”的平庸。
在国内这个改编版本里,导演花了很大的篇幅围绕着队长这个人物的成长。
队长是个平庸的少年,成绩一般般,运动一般般,说起话来也没底气,就连在他妈的眼里,都觉得这孩子就这样了。
事实上,电影对这个人物的铺垫是到位的,当人物说出那句“我知道自己普通,但我觉得普通没什么不好时”,电影又硬了起来。
电影没有为了励志而励志,而是在一种单纯天真、勇敢热血的青春冲劲里完成了队长的自我建设。
因此,他想和团队一起赢一次,让所有觉得他们不行的人看看,自己不是废柴,自己能坚持做好一件事。
电影里,还有一个小惊喜,就是队长桌上的哪吒模型,代表着他的一种状态:我命由我不由天。
于是,在他的带动下,队伍士气高涨,他们在海洋馆找了一个教练练习花样游泳......
然而,在电影的后半段,导演又没撑住。
在五个少年正练的如火如荼时,导演又把观众拉回到现实层面。
学校中止了他们在外的训练,并且严厉批评他们乱找不靠谱的教练。
此事一出,五个少年炸了,感觉自己都白练了,甚至在互相口角中,一个队员被玻璃扎上了头。
这一次回到现实层面后,导演彻底沦陷了,之前建立的硬气统统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硬邦邦的煽情。
在电影里,导演让队长哭得声嘶力竭,又恰好让一个网红刚好拍到,传到了视频上。
然后,这个视频火了。
所有人都看到队长在视频里哭的死去活来,一边哭一边说:为什么我们想做个事就这么难,我们只是想把花样游泳练下去而已......
就这样,上面的领导高度关注,学校恢复了他们的训练,并且给他们请了专业的教练。
在我看来,这样的处理是没有力量的,等于是用一种廉价的煽情手段取代了热血又自然的青春气息。
显得跟那些短视频一样刻意。
但更让我觉得刻意的,是最后那个“强行转折”。
就在他们来到现场准备参加表演赛时,主办方居然突然说,因为时间紧张,要把时间都留给参赛选手,他们的开场表演取消了。
导演这样的处理很明显,就为了强化少年的觉醒,此时的他们,有着勇往直前的闯进,此时的他们,想自己定义自己。
于是我们看到,他们偷偷溜进主赛场,偷偷换好衣服,偷偷拉着音响,在大家以为比赛结束时,闪亮登场,为所有人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花样游泳表演......
平心而论,最后的表演确实很夺目。
一方面是意外感,大家被莫名其妙冲进来的少年所震撼住,这种情感同样传给了观众。
另一方面少年在水上的表演确实看着够爽,俨然给人一种“扑通、扑通、扑通......”的激动。
因此,纵观整部《五个扑水的少年》就是典型的有佳句,无佳章。
它有着清凉、阳光、单纯的少年,但不够疯狂,不够热血,缺少令人无限憧憬的青春气息。
它也有着一些闪光的符号和宣言,但没有做到合适的融入到人物与剧情里。
而在我看来,让电影始终很难真正打起劲来的,是电影本身不够勇敢。
因为在常人的眼里,这是一个女生的运动,一群男生要怎么样不管不顾地去练习它,去享受它,这直接影响到电影的内在气质。
在原版里,少年们无比的尽兴,看完电影你甚至会爱上花样游泳,恨不得自己跳下去表演,完全没有那种到底是男生还是女生才适合的观感,男女都一样。
可在我们这版的《五个扑水的少年》里,电影里有一句这样的台词,死死地拴住了电影:女孩练花游柔美,男孩花游要阳刚。
这种东西鬼鬼祟祟,但它却会深深地影响整部电影。
甚至给观众造成某种割裂感,如此一来,所谓不顾一切地少年,所谓自己定义自己的青春,就只能剩下空荡荡的符号和宣言了。